中新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张尼)20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医疗保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新医保、新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医保改革2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的改革路径何在?与会专家就一系列外界关心的问题建言献策。
首届全国医疗保障高峰论坛现场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20日举办的论坛吸引了近300名业界专家学者代表参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华建敏,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等人出席会议。
郑功成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医保改革20年来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用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覆盖全民,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艰辛探索,发展到用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三大制度覆盖全民。
他分析称,近20多年的改革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新旧医保制度的全面转型;二是构建了稳健的筹资机制,支撑医保制度长久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三是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持续减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主持论坛开幕式(会议主办方供图)郑功成同时强调,在肯定医保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当前的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并未最终成熟、定型,还存在着诸多制度性缺陷,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建成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
在谈及实现医保与医疗、医药“三医”良性互动问题时,郑功成说当前的重点是“三医”之间要明晰各自的责任,在优化各自制度安排的同时,重点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药流通改革,以为全民医保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郑功成表示,当务之急是有效促进患者的分级诊疗,前提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必须合理且将重心放在强化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全科医生的配置,同时建立有约束力的基层首诊制;同时,发挥医保部门在药品与医疗器材采购中的作用,通过谈判、招标等机制使药品与医疗器材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向大中城市集中、向大医院集中的逆取向,以及过度医疗、药价虚高、重复检查等现象。
首届全国医疗保障高峰论坛现场 韩凯 摄王东进在发言中强调,目前要牢牢抓住医保体系建设的新特点、着力点和着重点。
他认为,未来的工作应当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其中包括:三医联动改革问题;基本医保制度完善问题;2009年“新医改”以来,“大病保险”、“异地就医”、“医保扶贫”等政策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医保管理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
除了上述观点,如何让医保治理手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也是与会代表关注的一个重点。
“要让医疗保障制度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因为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才是牢靠的。”华建敏在发言中强调。
对此,郑功成也表示,应尽快启动制定《医疗保障法》,以国家医疗保障局为执法主体;同时尽快制定《医疗保险条例》等行政法规,以为全民医保制度提供法律依据,以此确保制度的统一性,并确保制度不被地方行为扭曲。(完)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
10-31 分类:游戏
09-20 分类:科技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