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10月19日电 (记者 张道正)由天津市农委、天津市旅游局、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坻区农委、宝坻区旅游局、宝坻区新闻中心、黄庄镇政府、八门城镇政府、宝坻稻米协会承办的宝坻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宝坻新米节19日在小辛码头村拉开序幕,吸引了无数来自京津冀的游客前来。
天津宝坻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宝坻新米节开幕。 薛颖 摄开幕式上,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栏目进行了专场文艺演出,现场还组织参观宝坻区农业龙头企业、“了凡论稻”宝坻区2018年水稻文化论坛等活动。
宝坻地处天津北部、北京之东,境内水网如织,1509平方公里土地上37万亩稻田湿地阡陌纵横。宝坻还是评剧、京东大鼓两项国家级非遗发源地以及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故乡。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曾说,宝坻寓意美好,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地名之一。
四百年前,以《了凡四训》享誉后世的明代宝坻知县袁黄,将家乡浙江水稻的种植技术引到宝坻,自此开启了南稻北种的历史先河。袁黄结合宝坻实际所著《宝坻劝农书》,倡导百姓采用先进理念和新技术来提高水稻种植水平,一时间,宝坻境内掀起了改水种稻的高潮。
历经400年的发展,潮白河、蓟运河、青龙湾河日夜奔流,30万公顷水网滋养了宝坻这块“鱼米之乡”。时至今日,水稻已成为宝坻的支柱农作物,占天津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天津最大的优质米生产基地。
2007年八门城镇欢喜稻蟹养殖专业合作社首个引进稻田蟹,在田间既种植水稻,又养殖蟹鳅虾鱼等特色水产品,立体种养以其“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优势,实现互利共生、种养循环。
2015年起,宝坻区依托潮白河、青龙湾河、黄庄洼和箭杆河丰富的旅游资源,把稻渔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围绕稻区建成了17个特色旅游村,在农耕文化中大做水稻文章。小辛码头村的水稻文化园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3000余种水稻品种,并修建了劝农亭、袁黄像等人文景观,展现了深厚的稻田文化和淳朴民风。
目前,宝坻累计发展稻渔立体种养近5万亩,稻田套养品种涵盖河蟹、泥鳅、龙虾、甲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水蛭等十余个品种,成为京津冀地区稻渔养殖面积最大的地区。“宝坻黄板泥鳅”、“宝坻宽体金线蛭”、“有机泥鳅”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分别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津市著名商标称号,产品销往韩国、日本,市场占有率达40%。
每年五月的插秧节,十月的钓蟹节、新米节,吸引了大量京津冀游客纷沓而至,体验农耕的快乐,感受醉人的生态美,品尝馋涎欲滴的“小辛码头”稻田蟹,以及香喷喷的“小辛码头”稻米。
天津市宝坻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为提升水稻产业,促进旅游业与水稻产业融合发展,宝坻区与北京住总集团人居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亿多元实施小辛码头村修缮改造工程,计划对全村139所房屋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富有北方民居特色的旅游村,成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新亮点。(完)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
10-31 分类:游戏
09-20 分类:科技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