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央行降准操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济学界关心的重点是,此次降准的政策意图和政策信号。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这一问题。
一、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紧随其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表示,“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此次降准的政策导向是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去年疫情蔓延期间,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中小微企业成本上行,利润受到侵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6月小企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弱于大中型企业表现。在此情况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加大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具有紧迫性。因此,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以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以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中小微企业所带来的成本负担和财务压力,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
二、优化资金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0年大规模让利实体经济,2021年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息差呈现收窄态势。相关数据表明,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存贷比为77.15%,5月上升到82.32%。在此情况下,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可以优化资金结构,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使商业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行为更具可持续性。从根本上讲,此次央行全面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可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较快恢复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2.7%,整体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劲复苏态势。分季度看,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二季度经济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再考虑到目前消费相对偏弱以及进出口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面对挑战。为此,全面降准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稳步恢复、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灵活运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四、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变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和自主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不搞大水漫灌。2020年5月之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由于今年下半年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较大,7月15日有4000亿元MLF到期,8-12月有3.75万亿元MLF到期。此次降准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还有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因此,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不是货币政策转向。
今天降准政策正式生效。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进行了1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维持在2.95%不变。政策利率不动,表明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来源:王宇读书看世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12-13 分类:国内
12-06 分类:滚动
09-02 分类:体育
07-21 分类:国内
07-08 分类:国内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