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正式开工。
7月12日,江苏南通市市长徐惠民“官宣”: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国际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
7月15日,物流集团执行总裁姚凯在社交网络发帖透露:“天天快递上海转运中心正式搬迁,百万级产能、自动分拣、江浙沪时效更快。这是苏宁与天天融合的一小步,也是天天快递数字化进程的一大步。”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企业商业行动,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长三角各地的政府、企业等各界正在为“长三角一体化”的落地创造天时地利与人和。
“规划”能够实实在在地落地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在促进包括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通、协同发展、产业的有效分工布局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扎根在此的企业本已实力强劲,一体化再加速,则如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所言,企业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就能迎来更大发展。
长三角包含26个城市,人口1.5亿,面积是的4倍。根据18年的GDP数据,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3%。可以说,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但是,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内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人均GDP当前均已跻身全国前五,而安徽则排在20位左右。
长三角4大主要省市中,浙江、江苏、上海产业发展相对协同,安徽则产业同质化相对严重,区域内竞争较大。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认为,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要重视垂直协调,更要注重水平协调,特别要注重建立地区间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政府功能,也要注意把握市场作用。
随着一体化加速进行,各区域的区位优势开始释放。安徽产业分工合作持续深化升级,联合利华、华谊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将生产基地甚至总部迁到安徽,一批省内企业纷纷借助长三角开放平台加快发展。
安徽省有1000多家家电配套企业,已形成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集群的产业体系。而生长于南京的苏宁作为在全国领域家电销售额全渠道第一的平台,与各家电品牌有着密切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发挥在产品及服务方面的优势。
在江苏南京,(
,)浦口基地EP22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从2007年底上汽与南汽全面合作开始至今,上汽集团在长三角地区拥有200家企业和生产基地,涵盖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长三角已成为上汽自主品牌的重要出口基地。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一体化的提速可以进一步减少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深化区域内分工,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
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按照地区分工的要求,调整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从而使市场供给的商品、服务、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和产品能够充分流动并获得无差别待遇,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是:科技创新要搞起来
长三角在全国来说,创新能力是走在前面的,但对比世界的五大都市群和我国的珠三角区域,长三角经济结构相对传统。电子、通信等在珠三角产值中占比较高,而苏南则更依赖传统重和化工业。
目前,长三角四地正在抓紧编制长三角产业地图。科技创新一体化是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的内容。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科创中心是长三角核心区的“内核”,即发展要素和动能。建议通过加强沪宁科技走廊,围绕创新链布局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就零售业而言,和苏宁不但自身不断推陈出新,推动零售变革,已经通过投资、改造等方式助力产业集群进行数字化升级。
自2017年11月以来,苏宁累计完成了十多个项目投资,投资总规模接近700亿元。其中,不乏万达商业、迪亚天天、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这样的“大手笔”案例。在完成对部分业态的收购之后,苏宁利用自身的科技能力对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既满足了自身对于体验提升的要求,也推动了传统业态创新。
除此之外,阿里、苏宁在帮助国产品牌提升销量、销往海外、根据消费需求进行反向体制,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
长三角零售业蓬勃发展,同行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迫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从而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在激烈的竞争中,让更多的新产品与新业态不断出现,进而在扩大市场范围的同时反哺劳动分工,使其得到进一步细化,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不要零和博弈,要开放融合
传统行业起家的企业要向数字化转型,常常面临成本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人才战略和人力资源储备也要跟上,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长三角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长三角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资源孤岛的现象。帮助区域创新转型打破资源孤岛,进行有机融合是个问题。
各个城市间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加速横向和纵向的要素流动,面临困境的企业能够借助一体化红利实现成功转型。
这也意味着,长三角的企业要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正如张近东所说,长三角企业要对标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中融合共进。还要对标国际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创新驱动来提高企业发展的“含金量”。
上海国际集团去年发起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基金首轮封闭规模超过70亿元,预计可撬动超过500亿元的资本。下一步上海国际还将与国内著名AI龙头企业等一起发起设立相关产业链基金。
苏宁在未来三年,也将围绕智慧政务、共享开放平台、智慧商务、智慧交通等领域,参与到长三角地区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苏宁的数据云、物流云、金融云等一系列能力也是开放共享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长三角区域企业谋求创新共享、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区域间的协同与发展问题,只有头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还不够,协同发展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在专业方面做强,在此基础上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推动产业生态快速在长三角地区积聚,并向全国乃至全球辐射,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优势产业链集群。
从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这不仅是长三角的机会,更是民营经济的机会。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为企业发展进一步创造空间、打通渠道。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
10-31 分类:游戏
09-20 分类:科技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