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时代,对传统菜场提出了新的命题:城市加速更新,陷于“脏乱差”的菜市场,如何提升颜值?在和新消费的围剿下,作为古老的商业形态,菜场怎样拓展生存空间?长期处于“散养”模式的菜场,该引入什么样的管理体系?面对周边居民的巨大需求,菜场如何实现功能叠加?
在南京,这个情况正在加速破题。
2017年出台的《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精细化长效管理工作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全市三年内提档升级230个农贸市场。近两年,农贸市场改造作为民生实事被连续写进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从核心城区,到边远镇村,一场轰轰烈烈的“菜场革命”已然打响。
了解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最直接的方式是去它的菜市场,这里就像一座座博物馆,能从中管窥生活百态和城市性格。
过去,因为规划与管理的失位,不少老城菜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跟进滞后,逐渐成为一道道“伤疤”。城市功能修补,农贸市场是必须要还的欠账。近年来,南京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农贸市场迭代升级,按照完善类、改造达标类、新建类,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新建菜场最高可获得500元/平方米的补贴。两年多时间,南京已有219个农贸市场完成提档升级,不少甚至成为打卡地。
南京菜场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主城。在江宁,老厂房经过台湾设计师的生花妙笔,蝶变成利民美好生活集市,洋溢着小清新的“文艺范”。在六合,露天经营了近10年的新篁农贸市场,去年搬进了室内,以绿色为主基调的装饰透着浓浓的乡村风情,悠扬的背景音乐让人心情舒朗。在高淳,原本搭建在两栋居民楼之间的北漪农贸市场改头换面,经过翻新市场顶棚,重铺污水管道,分类装修摊位,这里迅速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消费升级,首先是消费体验的升级。空间再造,让市民像逛超市、景区一样逛菜场,传统菜场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单价9元/公斤,重量0.3公斤,金额2.7元。”7月11日,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好邻里智慧惠民菜场,摊主韩桂勇将装好的四季放上智能电子秤,摊位上方的液晶屏立即显示出相关购买信息。洲岛和园社区居民王建军掏出手机,扫描液晶屏上的二维码,支付成功后,电子秤当即吐出一张购物小票。
“对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化是重要方向。”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使用智能电子秤进行交易结算、拥有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运用互联网采集交易数据等,已成南京不少菜场的标配。拥抱互联网和,菜场的管理更智能,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缺斤短两、食品溯源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大数据还能为商户经营提供决策服务。
菜场更“智慧”,买菜也更加“智能”。14日上午,家住浦口区碧云山庄的张婧打开美团外卖A,在“生鲜/菜市场”菜单下找到凡星综合市场,几分钟选菜下单,半小时不到快递员已送货上门,“买菜现在就像点外卖一样,送货上门非常便捷,特别适合我这种不想出门的懒人。”
进香河农贸市场,是玄武区国资平台钟山集团旗下的6家农贸市场之一,由宁鲜商业管理公司统一进行平台化、标准化管理,菜场周边秩序和内部环境明显改善。“农贸市场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调研员张腊伢介绍,目前不少区属国有、街道集体等性质的菜场,均已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秦淮区明商集团也成立了南京邻里生活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将科巷、尚书巷等菜市场纳入旗下实行统一运作。
南京大大小小340余家农贸市场中,超过半数由社会投资主体开办,行政约束力不如公办菜场。但凭借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市场化运营的菜场迸发出更强的活。
“菜场也可以这么精致!”走进位于秦淮区朝西街的“秦淮街坊”,犹如逛大卖场,迎面是一个服务台,旁边摆放着休闲座椅。门头和内饰整体引入“白粉墙、小青瓦”徽派元素,淡雅清静的风格削减了菜场喧嚣嘈杂的氛围,令人赏心悦目。拐进菜场,蔬果排放整齐、水磨石地面上看不到水渍。这里的朝天宫菜场就地改建后,变身为融合邻里生活模式和传统菜场为一体的新型商业体。
一个菜场就是一个社区邻里中心。这正成为当下菜场改造升级的主流模式。提篮叫卖、随行就市,农贸市场就是最早的“众创空间”,如今,不断植入新的功能让菜场一点不“菜”。“农贸市场的定位变了,运营思维也要不断拓展,”陆柏青说,在变身邻里中心的过程中,菜场可以连接更多社会服务和公共配套资源,把居家养老助餐、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功能一起纳入,为百姓提供一个一站式满足需求的公共空间。
(刘文)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
10-31 分类:游戏
09-20 分类:科技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