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一夫:历史进程中的国家级经开区

  目前,江苏、上海、山东、广东、浙江等地都在研究出台当地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有报道称最快将于本月中旬陆续出台,其中把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本轮升级方案的重点。

  可以看到,国家级经开区又一次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设立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它们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定小块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国际及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还在扩大对外开放、吸收与发展先进技术以及辐射周边区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0余个国家级经开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还有以下至少四方面作用:

  其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外资;

  其二,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实施;

  其三,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

  其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了资源的集约利用。

  虽然国家级经开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当前它们普遍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等新挑战和困难,而等开放高地日益增多,给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造成了冲击。此外,从产业体系上看,国家级经开区大多也有三方面问题:

  第一,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创新仍未城驱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更多依赖于投资驱动,导致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而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关键、核心零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与现代金融也不够协同;

  第二,产业发展效益不高,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仍处于非核心的中低端位置,尤其是许多制造业企业仍以代工为主,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偏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第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愈发严重。

  因此,国家级经开区的转型与寻求高质量发展同样也是迫在眉睫。

  不过好消息是,从近期的政策方向上看,在制度上赋予经开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以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同时鼓励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集聚优秀人才和技术,深化、等研发应用,这些都会给国家级经开区带来实质性的促进。而“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园区绿色升级”等一系列措施的提出,充分表明了我国将经开区作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心,而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结构转型与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要求。

  那么,国家级经开区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有哪些呢?

  在笔者看来,可能会是充分依托自身的对外开放优势和制度创新红利,以产业和项目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企业品牌,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与高金技术产业的带动下,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进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除此之外,于国家级经开区而言,下一步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并进行相关的发展战略部署,在招商引资、吸引重大项目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这样可以以进一步激发出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促进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地流动与配置,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经开区的转型与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