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柱调控的基层落地与实施

  杨明

  自2015年年底起,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引入MPA评估体系,形成“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双支柱调控如何在地方落地和实施,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笔者通过总结双支柱调控在秦皇岛市的实施经验,分析中小地方法人机构在贯彻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政策改进建议。

  成效

  (一)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提升金融机构稳健性。从评估结果看,实施三年多以来,达标机构数占比以及优秀类机构数逐年上升。数据显示, 2018年四季度MPA评估达标机构数量占比71.43%,较2017年四季度评估提高28.57个百分点。同时,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评估结果出现优秀类金融机构。从评估指标看,表外理财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资金空转引致的风险进一步下降。以为例,2016年至2018年,秦皇岛银行稳步压降不合规资管业务,表外理财余额和增速出现明显下降。2018年,表外理财余额压缩至48.89亿元,同比增速-9.78%。通道业务、类信贷业务按照监管要求有序回表,2018年类信贷业务压降4.82亿元。

  (二)货币信贷政策得到有效传导,金融机构流动性水平较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按照资产规模低于2000亿元以下的金融机构参照流动性比例指标来看,近五年秦皇岛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均远远高于25%的监管要求,流动性水平整体充裕,经过2016年的调整之后,整体流动性平缓上升且趋于一致。同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提升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2018年,秦皇岛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61.18亿元,多增额占2017年全年投放的98.29%, 是2016年全年投放的2.1倍。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同比增速均上升至20%左右。

  问题

  (一)城商行广义信贷增速较快,资产扩张承压。广义信贷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提升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综合考虑资本消耗、提升流动性水平、兼顾收益等因素下,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债和基金的投资,拉高了广义信贷下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的增长;面对强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的通道类业务面临回表,导致各项贷款“虚增”。对广义信贷指标的考核体现了MPA评估要求金融机构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发展要义。目前,受制于资本补充渠道的单一化,金融机构资产扩张面临挑战。

  (二)部分农信社存在不良贷款反弹的现象,可能引发信用风险。由于历史原因、改制失败不良回表、经济下行引起的企业经营困难等等原因,造成不良贷款出现反弹的现象,进而拉低拨备覆盖率,导致多项指标不达标,金融机构被列为高风险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而高风险机构的存在不仅会强化信用风险的产生,更可能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对不良贷款率上升为两位数的金融机构,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刻不容缓。

  (三)金融机构审慎经营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为满足经济金融新形势新变化,MPA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中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由于现有的奖惩机制对部分金融机构制约能力尚未体现出来,导致金融机构存在侥幸心理,对评估工作存在重视度不够的现象,缺乏对评估指标和结果提前测算的审慎经营意识,宏观审慎评估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建议

  (一)发展“双轻”业务,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合理配置资产端业务。目前广义信贷仍是中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心,资本消耗难以避免,长期以往必然对流动性水平造成影响,粗放式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转型发展是必经之路。从“内源+外源”切实提高资本补充能力,缓释MPA考核下的规模扩张约束。完善与自身业务规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符合现阶段发展的多层次资本管理补充体系。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团队投研水平,大力发展低风险、低资本消耗的轻资产、轻资本业务。

  (二)多方联动去不良,夯实资产扩张的根基。由于高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不良的处置力度。农信社要盘活存量,用活增量,要引入“活水”,做好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为资产的平稳扩张打好基础。监管部门要根据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指标考核,给予过渡期内的政策支持,缓释不良贷款对业务发展的掣肘。

  (三)提升宏观审慎经营的意识和能力,筑牢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提高对审慎经营理念的正确认知度,将审慎的经营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做好提前测算广义信贷、宏观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达标的边界值,以稳健经营为根基,合理配置资产,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利用和发挥好宏观审慎评估的逆周期调节及结构引导作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信贷投放,力促金融回归本源。

  (四)优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探索发挥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预期管理,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效果,防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以及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深化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金融新形势,从时间维度、结构维度动态优化宏观审慎政策的相关内容,去杠杆与稳杠杆并重,引导金融机构更为稳健、审慎经营。努力探索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方向和力度的平衡点,防止双支柱的溢出效应。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同属宏观管理的范畴,均可进行逆周期调整,但两者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不同,两者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