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神话根源是焦虑,本质是贫穷,已无法改变命运!

近日,又有学区房刷屏了。北京12平米学区房卖360万?当然,有时候这类消息只是中介放出来吸引眼球的,事后有可能辟谣,也有可能主管部门叫停交易,或者宣布学区无用。

问题在于,为什么学区房总是能成为热点?我们之前说,从国外的经验看,学区房早就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很多投资者朋友都不能理解。那么今天就具体到国内的情况,说说学区房为什么要进入垃圾堆!

首先,学区房的宏观背景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总体呈现稀缺状态。我们这里说的教育,并不是指进重点上名校的教育,而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全面、先进的发展状态;中等教育本身也不是什么高尖精的内容,理论上,只要投入足够,教师给力,并不会存在教育水平的明显差异。但这只是理论上……于是就造成了不是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合格的教育。

其次,以房为资质的差异逐渐被磨平。鉴于上一条所分析,那么如何决定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呢?靠权力?靠金钱?所以,本着公平的原则,就近入学。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搞就近,那我就去买就近的房子;买的人多了,价格也就提升了。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房子带来的入学特权逐渐被磨平。不管是官方为了应对家长们上学的投机心理,出台遏制政策(如北京的多校划片),还是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学生入学后在进行分班;不管这么做是否合规,但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过房子上学的意义。

第三,家长只想通过学区房完成教育使命,是不负责任的体现。鉴于这种情况,如果家长只想通过学区房完成教育使命,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前阵子网上有个段子,大意是说,3000英语词汇量对于小学3年级的学生够不够,答案是在美国或许够,但在海淀不够。如果你体会到这个笑话的点,说明已经out了。甚至可能不能理解,如今不是暑假吗?为什么早班公交车挤满了学生?

没错,当前教育的情况就是,上课上学,下课辅导班;开学上课,放假了辅导班。而且辅导班已经超出之前人们认为的,只是讲讲题、补补课,而是全面开花,专业上精深、范围上广泛,除了普通考试,还有各种自主招生、留学申请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今年河北省高考状元,居然还学过拉丁语。这种趋势下,单单靠一套房,就想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能吗?

综上,对于学区房,我们应该更新认识了!把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财富寄托在一套靠政策溢价的房产,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教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学区房”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前景,即便在国内,学区房概念也应该进入历史的垃圾堆。当学校教育单轨制转向多元,公立学校式衰,民办学校兴起,国际化成为新的重点方向时,好的学校也就不再受学区的束缚,而是要择优录取。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用手上的现金,而且是巨额现金,再去撬动因为学区而昂贵的房产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