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一个被称作“老师”的企业家

  2018年7月,在骄阳似火的一天,沈阳东软软件园里,东软集团(600718,股吧)(以下简称“东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未来,东软将变成平台型公司,在平台上既有传统软件业务,也有高增长的大健康、大汽车业务,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可以发展为独立的产业,并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东软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东软的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大软件”)以及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大阿尔派”)。这两家公司都是1991年成立的,但其“母体”——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的成立要追溯到1988年,迄今已有整整30年的历史。
  东软是全国股份制改革最成功的校办企业之一,1996年登陆A股,是首家在A股上市的软件公司。2008年,东软实现整体上市。2016~2018年,在“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总和竞争力百强榜”上分别排在第10名、第9名、第8名。
  同时,东软缔造者刘积仁,是中国软件行业的传奇人物。刘积仁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也是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生人的刘积仁,早已是知名企业家,但今天仍被称为“刘老师”,就是因为早年间讨厌别人叫他一声“刘总”。
  但回顾过去30年发展历程,刘积仁又庆幸自己投身中国软件产业,因为“中国必须有软件产业。中国不差一个教授,但真差一个软件产业”。
  高考:人生转折
  1955年8月出生在辽宁丹东的刘积仁,在青春期撞上了“文化大革命”。
  “等到我上学,所有人无非是几种选择,一是当兵,二是当工人,三是当农民。因为我经常给同学补课、人缘好,我们那一届每个班选一个人去工厂,我选上了,去本钢(本溪钢铁)动力厂当工人。我们那一届大部分同学后来都下乡当农民了。”刘积仁说。
  本钢始建于1905年,位于辽宁省本溪市,距离沈阳63公里。在本钢,17岁的刘积仁有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煤气救护工,就是前面带着防毒面具、后面背着氧气罐、穿着很厚的工服,检查并修理泄漏的煤气管道。
  “这个工作危险,但有好处,就是没有紧急任务不需要出场。”刘积仁说,“我就在工厂打篮球、练单杠双杠还有木马,长高了也长壮了。练习画画,画毛主席的头像,挂在屋里。做木刻,刻毛主席的头像,放在屋里。一天,工会领导看到了,就问谁画的,有人说是小刘。工会领导就说,这人借给我们吧。就这样,我后来到总部工会搞宣传。”
  在工会,刘积仁是摄影记者,每天骑着一辆俄罗斯生产的摩托车,背一台照相机,早上拍工人上班,晚上拍工人下班,拍完了在暗室洗照片,洗出来每个月换一次黑板报。当时,刘积仁还兼职工厂电影院的放映员,文艺宣传队的二胡伴奏手,总之是个活跃分子。因为多干了洗照片、放映员、二胡伴奏者这些工作,刘积仁一年能挣443元,别人一般挣349元,多出了几十块钱。
  实际上,就在刘积仁进入本钢的1972年,中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始恢复招生。公开资料显示,1970年,为了落实毛主席“大学还是要办的”指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定,高等学校恢复招收新生,招收初中毕业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工农兵学员。
  “我们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1977年之前招的都是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选拔是国家先给单位名额,然后由单位自己选拔。”刘积仁告诉记者,“本钢动力厂的工农兵学员先从车间开始选,每个车间推荐一个,总共七个车间,报到总部,再答辩和选拔,最后决出两个人。”

  刘积仁是本钢最终决选的两个人之一。1975年,刘积仁在本钢工作三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可以报考大专,刘积仁报的是一个学校的给排水专业,但最后没去。1976年,刘积仁在本钢工作已满四年,可以报考本科。当时,有山东大学物理系和东北大学(前身为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可供选择,刘积仁当时选择了东北大学。但刘积仁说,“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啥是计算机,还以为是学计算器,也挺好玩的。”

  但当时,刘积仁并没有意识到,国家恢复高等院校招生,并让他在1976年上了大学,才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那时候就一个念头,如果不好好学习,被退回工厂去,那就完了。即使到现在,我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被退回到原来的煤气救护站。”刘积仁说,“所以上大学的时候我最努力,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宿舍门锁着,就找个窗户跳出去,读书背单词,上完课就去泡图书馆。本科毕业的时候,东北大学自控系大概六七个班,只有两个人考上了硕士,我是其中之一。”
  创业:无心插柳
  刘积仁1976年作为本钢工农兵学员进入东北大学,读了四年本科,又读了三年硕士,1983~1984年在东北大学计算机系任助教一年,1984年开始又读了两年博士。后由老师推荐,1986~1987年到美国国家标准局继续攻读博士,最终在198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回国以后,刘积仁于1988年在东北大学又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李华天教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最初在美国工作,上世纪40年代回国参加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计算机领域十分有影响力的一位学者。从研究生到博士生,我一直师从李华天教授,后来也是由他推荐到美国留学的。”刘积仁告诉记者,“1987年完成博士学位以后,很多人劝我留在美国,犹豫之际,我征求李华天教授的意见。他说,一个国家从贫穷到富足需要一批人做出牺牲,不然这个国家就不能进步。他还说,我当初选择回国,虽然当时国内环境不如国外,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这番话触动了我,我最终选择回国,在东北大学任教,跟李华天教授一起做研究,在1988年、我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
  从1988年开始,刘积仁既是东北大学教授,也是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主任。“李华天教授带着我找到校长,希望让我成立一间属于自己的实验室,也就是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一方面这是老师带给我的幸运,另一方面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我在美国的学习方向完全一致。”刘积仁说。
  “这个实验室是东北大学软件研究中心下属机构,一开始就是以企业形式注册的。当时,东北大学提出要搞产学研一体化,既希望我们在学校里面做研究,又希望我们能把学校的研究变成产业成果。”刘积仁说。
  但这个实验室起点很低——在东北大学的一间半教室里,只有三个人、三台电脑、三万元经费。“成立实验室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做研究,至于后来成立东软并逐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根本不在我的计划之中。”刘积仁说。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一家专门做汽车软件系统的公司——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沓泽虔太郎一行到东北大学访问,希望跟东北大学推进产学研合作。校方让刘积仁去跟日方交流,刘积仁就把自己在美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的方法论介绍给日本人,沓泽虔太郎听后很感兴趣,并邀请刘积仁前往日本。
  “当时,我非常实在地跟他说,我没钱买机票。最后,他们承担了往返的机票,并安排我住在他们公司的公寓。在日本,我跟他们的工程师做完报告以后,得到很好的反馈。沓泽先生把我叫到办公室,问要多少钱才能跟他们合作这个项目。”刘积仁说,“当时汇率大概是1∶5,我想我们一年至少需要3万元经费,我按照30年计算,开口要了30万美元。结果,这位老先生眼都没眨,说就这么定了。”
  这笔钱没有用30年。回国以后,刘积仁拿着和日本人签的合同,跑到北京预订了一批先进的设备,拥有了一个当时在中国一流的实验室。
  再后来,日本人又来到东北大学,看到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惊人的发展速度,非常吃惊,提出要成立合资公司。“我指着实验室说,我就以实验室的全部资产,占51%股份,剩下资本全部由你们出。就这样,东大阿尔派成立了。”刘积仁说,“合资公司成立以后,我们又成立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公司,主要是做除日本阿尔派之外的客户项目。”
  东大阿尔派和东大软件都是1991年成立,并且是在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之下成立的,共同构成东软的前身。其中在东大软件,员工一开始就持有25%的股份,这在当时并不多见。

  实际上,刘积仁创办东软,算是无心插柳,因为其理想还是做教授。“我33岁做教授,感觉很自豪,别人看我也不一样。当时,我对商人的印象也不好,感觉商人把钱看得很重。所以我当时很纠结,做买卖谈钱时心理压力很大。那时候,在名片上我们公司都叫研究所,当有人叫我刘总时,我非常不舒服。”刘积仁说。

  改革:顺势而为
  在创业的最初两年,东软的业务乏善可陈。
  在前世——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时代,东软就有了在国内的第一个客户——辽宁抚顺铝厂,主要提供软件编程服务。在最初每年的3万元经费中,有1/3是辽宁抚顺铝厂这项业务提供的。从东大阿尔派开始,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成为主要客户,主要任务是帮助这家日本企业开发汽车软件系统。这项业务也奠定了今天向大汽车方向发展的基因。
  此后,在1992年发生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著名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一度中断的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重新启动,标志性事件就是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发布《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刘积仁抓住国家鼓励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机会,“1992年我们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大家集资入股,一块钱一股,持股比例是25%。”
  接下来的1993年,《公司法》横空出世,《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也出台了。“我们把(东大阿尔派和东大软件)两家公司合并,进行股份制改造,还吸收外部资本,既包括国内银行的投资,也包括海外的投资,形成一个新东软,一个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们让员工在新东软继续持股,但经过这次融资,持股比例摊薄到了10%。”刘积仁介绍。
  经过股份制改革,东软被彻底激活了。公开资料显示,1993~1995年东软营收从1860万元增至2871万元、4769万元,净利润从190万元增至452万元、1038万元。高速增长直接促成东软在1996年6月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软件公司。
  很多人不知道,上世纪90年代的东软就是今天的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刘积仁当时也被视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东软上市不久后的1996年9月10日,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方正创始人王选还专门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东大阿尔派的崛起谈帅才》的文章,其中提到:“东北大学前任校长蒋仲乐对我说,‘东北大学软件中心之所以成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刘积仁这个人。这些政策给了别人,也收不到效果。’”
  直到今天,刘积仁对王选教授当年的肯定仍然念念不忘,“我十分感谢北京大学的王选教授,他在《光明日报》刊登的文章里面对我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尽管我们没见过面,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北大教授可以做北大方正,东大教授为什么不能做东软?”
  东软的上市也带来了巨大的造富效应。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上市之时,东软只有199名员工,几乎是全员持股,其中刘积仁本人持有32800股,占比0.06%,内部职工共计持有400万股股票,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到了7.27%。
  “IPO非常成功,当时还是一个万元户就是有钱人的年代,东软就有了一批百万富翁。”刘积仁告诉记者,为了让员工继续保持斗志,自己没少花心思,“大家在资本市场兑现以后,我们开始建别墅区,让大家改善生活。我的想法就是,要把公司和员工的发展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激发积极性。但员工有了财富必须花掉,这样才有动力再去创造更多财富。”
  但东软1996年上市募集资金不过1亿元而已,而东软1994年在东北大学对面的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拿下800亩地,准备建一个可供几千人办公的沈阳东软软件园,至少要花费5亿元以上。同时,东软1994年还接手了东北大学的一个科研攻关项目——国产CT机研发项目,这个项目后来奠定了东软向大健康领域全面扩张的基础,但当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东软需要继续扩张。就在沈阳东软软件园的前期资金投入快要“见底”之时,1998年宝钢准备给东软投资2.4亿元。“因为宝钢跟东北大学有一个很好的渊源(两家都属于当时的冶金部),所以在我们需要资金的时候,东北大学校长和我就找到了宝钢。”刘积仁曾经如此介绍。

  为了吸纳宝钢投资,同时避开繁琐的审批程序,刘积仁决定不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吸收投资,而是另设母体。另外,刘积仁原本就打算在上市公司的上层设立控股母公司,因为“上市以后,东软还要继续发展,发展就需要融资,融资之后我们的股权还会不断地被摊薄,就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所以打算成立东软集团”,刘积仁告诉记者。

  于是,由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工程研究室的上级单位——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和宝钢集团、东软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占股49%、50%、1%的东软集团,在1998年成立了。东软集团成立之后,陆续收购东北大学软件中心、沈阳资产经营公司、建行沈阳信托等股东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在东软集团成立过程中,同样安排了员工持股,而且一开始持股比例就超过30%。“在此后的发展中,东软集团和东软上市公司进行了整体合并,最终在2008年实现了整体上市。这次整体合并、上市又创造了上百亿元的价值,使得我们有一批创业者、员工得到了更大的激励,也使得我们的事业得到更大发展。”刘积仁说。
  扩张:一路狂奔
  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以后,东软逐步进入快速扩张期和战略调整期。
  东软的商业模式也在期间发生变化。其实,不仅外界当时将刘积仁视为比尔·盖茨,东软自身也曾经提出要成为中国的微软。“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我们当时的梦想是希望成为一家软件产品公司,做中国的微软、Oracle。我们还推出了一款叫做Leader Report的报表软件,本质是一个程序的自动生成器。一开始卖得很好,不久以后就被盗版了,连说明书都一模一样,只是换了公司名字。”刘积仁告诉记者,“在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软件,我们的软件卖到几千块钱,大家都觉得太贵。”
  “后来我们研究,在当时的中国,东软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把软件变得不可被拷贝,要么让别人不敢拷贝。不可拷贝就是软件和服务结合,让自己变成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敢拷贝就是软件和硬件结合,比如CT机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让自己变成系统集成商。”刘积仁说。
  在两条路上东软都是一路狂奔。1998年,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中国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项目开始启动,让东软看到了市场的机遇,东软马上提出“要成为面向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的口号,加快进入电信、电力、社保、企业、政府等行业信息化领域。2000年以后,东软更是明确提出“数字圈地”战略。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东软占据了中国社保信息化业务50%以上的市场份额,覆盖人群超过6亿,覆盖参保单位超过1000万;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东软累计服务了海内外2000余家医院,其中在中国覆盖的三级医院超过400家。
  在软硬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商领域,东软不仅做出了第一台国产CT机,还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MRI、X射线机、B超等多种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东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仅次于GE、西门子的第三大数字医疗设备提供商。
  在沈阳东软软件园之后,东软在大连、成都等城市也建立了类似的大型软件园。截至目前,东软在全球拥有2万名员工,在中国已经建立8个区域总部、10个软件研发基地、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在60多个城市拥有营销和服务网络。
  目前,东软已经是一个拥有多元化业务的企业集团。根据2017年财报,东软的营收规模超过70亿元,净利润超过10亿元。在70亿元的营收版图中,分行业来看,医疗健康以及社会保障板块16.14亿元,智能汽车互联板块11.58亿元,智慧城市21.74亿元,企业互联及其他21.83亿元;分产品来看,自主软件、产品及服务占了57.70亿元的营收,系统集成占了12.77亿元的营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软还开设了大连东软软件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三所大学,目前在校学生超过3万人。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