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下周一开始交易,今日四大证券报头版聚焦科创板,从交易机制等铺陈开来,“缓冲垫”与价格笼子平抑股价大幅波动。建议投资者摒弃短期博弈观念,用新投资思维参与科创板投资。证券时报题为《科创板交易“缓冲垫”有助平抑股价大幅波动》;报为《摒弃短期博弈之念 科创公司景在前方》;中证报为《科创板期待投资新思维》;证券日报为《科创板价格笼子意在平滑股价波动 预防“乌龙指”》。
证券时报:科创板交易“缓冲垫”有助平抑股价大幅波动
下周一,首批科创板公司正式上市交易,这将成为中国又一标志性事件。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具有培育慢、技术更迭快、风险高等特点。加之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限制,其后日涨跌幅限制为20%,因此科创板股票上市初期很可能出现股价大幅波动。
为防止市场大幅波动,同时保障市场流动性,上交所创建了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盘中临时停牌等交易机制。在连续竞价阶段,对买卖申报价格分别作出不超过基准价格±2%的限价措施;对于涨跌幅达到30%及60%两个档位时,实施单次10分钟的临时停牌措施。当股价出现大幅波动时,这一交易机制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定的冷静期,缓解过热的市场投机炒作氛围。这些措施,是在交易过程中保护投资者的“缓冲垫”。
具体来说,当科创板股价短时间快速调整时,交易所的限价申报及临停措施,可以让股价在一定区间波动,不允许它涨跌“一步到位”,这就相当于给了投资者知悉、分析及判断“信息源”的时间缓冲,让市场在理性区间博弈,防止因个体行为影响干扰大众决策。当然,“缓冲垫”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抑制股价过快波动,无法杜绝市场操纵行为,后者需要监管及司法部门的严刑峻法来解决。
科创板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遵从了市场的意志,赋予了投资者更大的交易自由。站在市场化建设的角度,交易需要充分的自由,市场应允许正当的博弈。对投资者来说,更大的自由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若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及资金优势进行股价操纵,则是挑战监管和法律底线。为此,上交所将虚假申报、拉抬打压股价等5大类11种典型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标准向市场公开。这样一来,监管标准更加透明,投资者更应敬畏规则,知所进退。
下周一,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就将开市交易。对A股投资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周一。崭新的交易制度和数年未见的估值起点,需要科创板的每位参与者在实践中学习、适应。
首先,科创板的交易制度与A股其他板块存在明显不同。尤其是在开市后的第一周,25只新股将不设涨跌幅限制,由市场参与各方充分博弈,尽快形成均衡价格。再者,首批科创板打破了近年来市场已司空见惯的新股“23倍”市盈率天花板,这使得原本支撑“新股不败”的基础,即发行价与市场公允价格间存在的明显价差不复存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发行阶段的估值是否准确,将由投资者来亲自检验。
上述客观条件,使得市场对科创板开市初期的个股走势存在分歧。有投资者认为,市场对科创板的热情积蓄已久,首批上市公司流通股有限,二级市场或将“爆炒”。也有研究机构分析,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格趋近于公允估值,二级市场股价上行幅度有限。
从海外市场经验看,自由定价的新股,在发行上市后出现激烈博弈是常有之事。据统计,市场自2013年以来,首日的开盘价与其发行价的平均偏离度达17.2%。经过一天的激烈博弈,新股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的平均偏离度达21.8%,当日平均股价振幅达20%。上市后5个交易日内的新股平均振幅达31.2%。但从日度变化趋势看,新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程度呈快速减弱的态势,市场定价迅速趋于稳定。
而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50万元资产门槛和两年经验的适当性要求。可以说,目前能够参与科创板投资的个人投资者都是市场中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风险识别能力相对较强的。可以理解,这些投资者中的不少人,现正摩拳擦掌,想在新股上市后的高波动期“一展身手”。
但古语有云,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如果投资者参与科创板交易的兴趣点只停留在波动上限更高的交易层面,把科创板股票视为纯粹的短线赚价差工具,那他就要承担一个零和游戏博弈者所必须承担的风险。而对更多看好科创板公司成长性和内在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怀揣敬畏之心,等待波动趋于平稳后,再评估公司价值,无疑是更加理性的选择。
对科创板公司来说,顺利上市显然不是终点,恰恰是得到资本市场助力之后加速起飞的。得到融资支持后,科创板公司所拥有的技术潜力将更加高效地体现在公司价值中,投资者也将更加清楚地分辨出哪些公司有望勇立潮头、成为新一代“高科技”的领军者。
既如此,投资者们不妨耐心一些,淡定一点,不必将目光局限于科创板开市初期看似精彩刺激的波动中。在科创公司未来的价值成长之路上,还有更加壮丽的风景在前面。
科创板从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的一系列新设计,无疑将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新考验。在前所未遇的新局面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更应强化“自助者,天助之”的自我风险防范意识,更多地从一二级市场融合、侧重基本面分析、熟悉具体交易规则等方面更新投资思维。
为防范科创板股价异常波动等风险,监管部门做了充足准备,引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避免不合格投资者跟风炒作;在连续竞价阶段引入价格申报范围限制,同时实行市价申报保护限价,对盘中异常波动实施临时停牌制度;公开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并将在新股上市初期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管。但市场交易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需要投资者“磨合”,更要强化“买者自负”思维,全新审视科创板投资。
从投资预期的合理性看,投资者要强化一二级市场融通的新思维。科创板市场化定价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现象可能会增多,一二级价差可能收窄,投资者应降低“”收益预期。由于科创企业的特殊性,估值有更多不确定性,一级市场如何定价是一大难题,股票挂牌后二级市场的资金博弈可能更剧烈。投资者对此应高度重视,未雨绸缪。
从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特殊性来看,投资者要更多地关注公司基本面,强化价值投资理念。技术迭代快、投入周期长、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大是科创企业的特点,无疑将极大地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对此,不少机构投资者尚面临投研能力不足的挑战,散户投资者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现金流、业务模式、未来创造价值能力等基本面因素,摒弃“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不盲目跟风炒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从科创板具体交易规则看,投资者需切实关注规则新变化,避免“乌龙指”等“失误”情况。比如,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在上市5个交易日之后,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同时,实施“价格笼子”,退市也更直接,更及时。这都需要投资者对新规则烂熟于心,适时改变以往交易规则下的投资惯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科创板作为新生事物,给市场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投资者要主动适应新环境,积极更新投资思维,着眼长远,理性投资。
距科创板开市仅百余小时,市场关注度也从申报、问询、注册、发行等环节转向科创板创新的交易机制方面。其中,科创板价格笼子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将部分市场交易风险“关进笼子”。
“价格笼子意在关住一部分市场交易风险,它既能管理交易行为的预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乌龙指’、‘恶意报价’等小概率但可能影响市场情绪的行为。”7月17日某中介机构资深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所谓价格笼子,是指科创板股票在连续竞价阶段,买入价格有上限、无下限,不超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价格有下限、无上限,不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科创板的市价申报、集合竞价阶段,以及开市期间临时停牌阶段的限价申报,不适用这一规定。6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 实时监控细则》(以下简称《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 ,明确了科创板上述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要求。
“科创板的最大特征就是注册制和包容性。价格笼子属于科创板市场交易环节‘游戏规则’的范畴”,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7月17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笼子设定的2%的浮动区间,可以防止个别机构和庄家用资金优势在极短的时间里拉抬股价和打压股价。对于上述情况,这种报价机制应该是非常管用的,因为其可以平滑股价波动,给投资者一个有效的信号。”
上述资深中介机构人士表示,“中除了很多人知道的‘乌龙指’,还有‘肥手指’”。此前A股市场的交易品种中,与即将开市的科创板同样没有涨跌幅度限制,有投资者利用了交易制度,以0.001元/份的价格不可思议地买到了98万份某家电公司的认沽权证,至当日收盘,上述权证市值增至逾68万元,几小时内收益率高达近700倍。其原因是有卖家按照市价委托的方式卖出近百万份权证,而恰逢当时买单极少,上述投资者在0.001元价位挂了同样大约百万份的买单,最终价格本来在0.5元-0.7元之间波动的权证全部按照买家低报价成交。该人士认为,“价格笼子防范此类行为将十分有效”。
( 李兴刚表示,一方面,理性的投资者是公司能够在二级市场上获得相对合理估值的最终决策方。我国股票市场散户占比较高,对投资者异常交易的监控,以及价格笼子的设置,能够杜绝虚假申报、拉抬打压、自买自卖等行为,促使市场发挥更好的定价作用,鼓励投资者做出长期、理性的决策;另一方面,对异常交易的监测和监管,也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充分的履行信息职责。上交所在其主板交易监管中就强调了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常的联动监管,股价发生明显异常,首先关注的是投资者的异常交易,进一步则需要针对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者内幕交易进行调查。
董登新认为,价格笼子的制度设置并不会影响股价的正常变动,主要是为了防止或者遏制可能出现的股价操纵行为。
02-13 分类:国内
01-03 分类:旅游
12-19 分类:国内
12-18 分类:国内
11-25 分类:时尚
10-31 分类:游戏
09-20 分类:科技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